样式切换

行业动态

2024/9/24

推动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深入应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9 月 13 日,2024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电力大数据暨人工智能专题论坛隆重举行。众多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就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在能源电力行业的融合应用等热门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在此期间,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勇挑大梁,牵头成立了电力大数据智库联盟和人工智能联盟。

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电网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当下,数据已跃升为新型生产要素,人工智能则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关键驱动力。加速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对于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论坛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力行业积极以数字化转型助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电力全产业链及各环节的深度融合。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迅速融入发、输、配、变、用、储等各个环节,有效提升了电力行业的整体能效、安全生产水平以及绿色低碳水平。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作部主任魏晓菁表示,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始终将数字化智能化视作推动电网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向未来,国网辽宁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闫华锋建议,应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的科学性、长远规划的长效性、深入研究的实效性、应用水平的提升以及价值创造的能力,将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电网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电力大数据:培育数字经济新优势的有力助手

参与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电力数据具有应用范围广、覆盖领域宽、实时性强、准确性高等特点,在经济规划、环境保护、服务民生等诸多应用场景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梁启东在以 “基于电力大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题的演讲中提出,应依托电力大数据智库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产学研上下游数据、信息等资源共享机制,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挥 “1+1>2” 的效应,实现对经济运行、社会治理、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实时监测,为政策制定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围绕产业经济、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双碳” 目标等政府重点关注问题,国网辽宁电力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杜红军表示,电力大数据智库联盟正凭借算力、数力、智力基础,开展各行业数据的汇聚、传输、分析与共享,全力打造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客户的电力大数据品牌产品。

谈及算力、电力,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部副主任魏颖认为,推动算力、电力协同创新刻不容缓。她提出,在数据中心绿电直供、以绿色电力为主的增量配电网、算力网与电力网智能供需匹配等方面,电网企业应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和试点工作,形成面向数据中心园区、算力中心的算电协同机制和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助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强大动力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国网辽宁电力在论坛期间重磅发布《“人工智能 +” 顶层规划》,明确了 “打造智算云枢、创新产业生态、服务三大责任” 的目标,提出构建自主可控、异构兼容、开放共生的人工智能平台,补齐技术供应链,延伸电力产业链,构建平行朋友圈。

对于 “人工智能 +”,阿里云副总裁唐日新表示,它并非人工智能与产业的简单组合,而是数据、模型和算力的融合以及机制创新。“人工智能 +” 在能源电力领域能够有力支持国家电网各业务领域创新,在源网荷储管理、功率预测、电网故障研判等方面深入应用,持续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力量。

百度智能云副总经理贾殿龙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与电网业务融合,将释放新型能源基础设施的新动能。百度智能云正与电力企业携手合作,应用大模型技术,推动企业业务形态变革,助力降低企业运营风险,促进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来源:国家电网)